乡镇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是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近年来,XX县XX镇坚持以培育乡风文明、淳朴民风为主线,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探索“加减乘除”工作法,助推移风易俗出实效,筑牢乡风文明堡垒,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一、做法成效
“加”强党建引领,筑牢文明根基。将基层治理与基层党建相融合,建立“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先锋队—片区(户)”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纵向管理链条的四级服务群众网格。网格长是在党员和村民小组长中推选产生,他们在人居环境整治、安全巡查、民情收集、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切实
…………
使用,且已安排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管理。202x年,新建农村户厕的目标任务40个,改建任务275个。我镇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户厕建设标准进行培训和验收,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同志分片区下村指导厕所建设,强调新建户厕要有排气管和清掏口的问题,并严格按照新建户厕标准进行验收。截至目前,新建户厕验收23个,验收率58%;改建户厕验收275个,验收率100%。同时,发动30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对XX辖区的公路沿线、村组道路、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进行20余次“地毯式”清理,对废物乱弃等现象进行了全面集中整治,真正做到抓重点、攻难点、破弱点,全面清理脏源死角,实现人居环境大提升。
“乘”数活动效应,厚植文明底蕴。以“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思路,充分整合现有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4个,不断拓展服务宽度,延伸服务触角。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采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群众的精神加油站。同时,通过将文明宣传与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移风易俗等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进万家”“镇村干部联谊”“健康义诊进村寨”“文明志愿服务”等活动,把精神文明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以寓教于乐形式更容易让广大群众接收乡风文明知识,组织带领更多的村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激发村民参与活动热情,营造健康激情活力十足的文化氛围,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20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除”去陈规陋习,引领文明风尚。聚焦厕所革命、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方面,树立乡风文明,通过推行“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助推乡村振兴。在乡风文明治理过程中,注重评比正向激励的长效管理方式,以培育乡风文明为切入点,将遵纪守法、人居环境整治、反对高价聘礼、反对大操大办、反对攀比炫富、反对铺张浪费等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及村规民约,依据村民对村规民约的遵守,积极开展微积分行动,设立“积分超市”,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以“小积分”撬动基层治理“大动能”。结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格化管理服务等工作设置积分细则,完善积分评定标准,全面调动群众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年以来,全镇红白事共简办20余场,17个村,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和道德榜(光荣榜、红黑榜),村规民约“约”出了乡风文明新风貌,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已有272户1200余人参与积分活动,累计积分达120xx分,已兑换6320积分。此外,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典型选树工作,定期发布移风易俗“红黑榜”,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农村办事公道、群众威望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村干、老退伍军人等“四老”加入道德宣讲队伍,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讲堂”“传承好家风 ”“学习先进榜样 ”等主题宣讲活动60余场次。通过村校联动小手拉大手,成立姑妈家庭卫生评比委员会(跨村评比),先后开展“文明卫生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评选出“文明卫生户”10余户、“最美家庭”20户、“好婆 ……
预览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定制写作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